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心象”率先开展(2018)

印章收藏投资成中小资金新福地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年是一个艺术市场的回暖期,众多拍卖行都推出了“文人清玩”特色专场。据业内人士回顾,在匡时春拍上,见到了中央美院的刘彦湖老师,问明来意,原来又是到篆刻专场“捡漏”了。“听说吴让之的那方双面自用印又出来了,这是第三次出现,估计要突破100万了。”刘彦湖如是说。笔者再次相问,“漏”从何来?“碰到大名头的当作品买,碰到小名头的当印章买。现在三五万块钱在市场上别说大名头的作品,连块好石头都不止这个价儿。”刘老师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拍卖场上并不都是天价,一边是民国印章“遍地黄金”,一边是当代大家动辄数万,印章这个小小圈子是否还有“漏”可捡?记者先后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帮您解读小小印章石中的大文章。


 首先看两组数据:2006年匡时秋拍清代皖派篆刻大师吴让之的一方寿山双面自用印《熙载之印》《吴氏让之》成交价是22万元,而2013年匡时“金石乾坤”专场,此印拍到了178万余元,增值了近六倍;2006年匡时秋拍齐白石刻昌化石方章《吉》成交价是3.5万元,2013年匡时春拍成交价为18.4万元,增值亦是六倍。同一专场,同一作品的增值比率竟是惊人的相似。齐白石的名头自不用说,对于吴让之这样在流派印用刀上“开法门”的大师,其常用印的价值地位应该完全抵得上乾嘉时代任何一位画家的书画作品。不止是上述两人,大凡在篆刻界有一定名头,能够立得住脚的名家,其作品在市场上多次露面都会有一倍至数倍的涨幅。


 透过印章看书画鉴伪


 陈巨来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篆刻大师,张大千、溥心畲、吴湖帆、谢稚柳、冯超然、叶恭绰等一时的绘画圣手自用印章多出自他手,特别是各大国营收藏机构的专属用印,吴湖帆、张伯驹、谢稚柳等私人收藏大家钤盖于历代名画上的鉴藏印更是非陈巨来莫属。另外,民国收藏巨擘钱镜塘鉴藏印多为陈巨来、王个黟所刻;谢稚柳的部分常用印多为吴子建、韩天衡所刻,李可染、陆俨少常用印多为韩天衡所刻;李可染、李苦禅、陈佩秋、于右任等人的名章多出自齐白石之手…………若有心者通过收藏齐白石、陈巨来、王个黟所刻印章原石来研究近现代大师的自用印,可以在鉴赏书画伪作上获得一定的突破:现代书画赝品的印章多数是电脑仿制,形似很容易做到,但刀法上的功力就很难企及,普遍线条偏软。因此,通过对印章的配篆、刀法、钤印位置等方面的研究来进行书画辨伪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时代沉淀后的雅静


 众所周知,目前由于人工开采成本激增,印章石的开采基本是以炸药崩裂的方式,而开采出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石中的水分逐渐挥发,原本润泽的石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这也是现代开采石章难以避免的硬伤。我们随便到琉璃厂、潘家园的印章石店中挑选印章,发现几乎个个都是油乎乎的,并美其名曰“进行保养”,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反观拍卖场上经过岁月沉淀以及文人摩挲后的石章,石性基本已经稳定,除简单、正常的保养外,能够保持住原石的温润、细腻,这也正是刘彦湖在前文中提到的来拍卖上买老石头的原因。琉璃厂某古玩店高经理告诉笔者:“现在新开采的石章别说是几百块的,就是几万块的芙蓉、封门青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很多不开裂的基本都是以前留下的老料,拍卖会上很多小田黄其实并不贵,几万、十几万还是可以淘到的。别管印章刻得好坏,抹掉了,得块老田黄也是很合算的。”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评论用户 评论内容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