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心象”率先开展(2018)

孙晓斌笔下的水墨世界

 

《紫藤》 纸本设色 180×48厘米

 

熟悉孙晓斌的朋友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近些年来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早年在传统绘画技法的研习上下过苦功夫,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以及石涛、八大山人都曾是他心慕手追的对象,在其早期作品中,可明显看出他学习前人的痕迹。在研习传统笔墨技巧的同时,孙晓斌开始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研究,并阅读了大量的历代书论、画论与名家传记,这使他对中国绘画艺术有了更深的认知。尔后,他开始在作品中注重“情境”的表达。


经过多年的学习修炼后,孙晓斌的笔墨技法无疑是纯熟的,但此时,因缺乏对生活的关注让他深感力不从心,亦深感传统技法对自己抒发情感的束缚,遂依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把目光转向大自然,从中去寻找创作灵感。


孙晓斌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反映,应情有所依、情有所动,以反映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前提,方可免除流于形式、无病呻吟之嫌。因此他坚持深入生活,坚信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不断写生创作,在坚持传统绘画艺术精神和笔墨造型的同时,更加强调“情”的表达。纵观孙晓斌近期的作品,他更加强调用笔的节奏变化,迅疾的墨线、跳荡的墨点在画面频频出现,用墨加强整体大块的节奏变化而省略了细节,在色调上亦不再是以前的五颜六色,而是使“色”从属于“墨”,这种变化表明,孙晓斌正在脱离物象的束缚,并逐渐确立自己的形式语言。


孙晓斌以大写意享誉画坛,无论山水、花鸟,在他的笔下总是给人以笔酣墨畅的感受。他的花鸟画博综集萃、渊源广大,由近现代之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诸巨匠,追溯八大山人至青藤、白阳,悉为己用,蔚为一家。其山水画更是博采众家之长、融西画精髓于创作之中,以大写意的手法表达现实和情感。画作淋漓奔放,苍古朴拙,大幅意境开阔、笔墨浑融;小品意韵恬淡、简远、笔墨精妙,令人如品清茗。他作画时胆大气沉,落笔重而收拾细,用心放而能敛,率真之处不失谨慎斟酌,颇具独特风格。


孙晓斌幼喜丹青,先习花鸟画,后攻大写意花鸟和山水。他追求严谨雅韵的艺术风格,在学术上强调中国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作出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之作品。孙晓斌的写意作品韵味醇厚,注重水墨、色彩的和谐统一,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酣畅、精熟的笔墨以及充满生活韵味的意境。


孙晓斌入画的题材常见于自然之间。在作品中,画家致力融入一种朝气勃发的激情,在他的笔下,因主体情感与审美取向的转换,这些常见的题材也焕发出新的神采风姿。孙晓斌作画极具书写性,他崇尚精细的雕琢,又不失以放笔直取、以意写形、以势贯气,注重画面整体线面结构的处理与开合关系的把握。他笔下的线条厚重、生辣、力透纸背,完全以书法的用笔规范写出。他用墨、用色讲究质朴,强调虚实关系与整体气势,以笔墨的丰富表现力沟通了形与神、具象与抽象的内在关联。从他的画中,不仅读到了文人情趣与笔墨气韵,也读到了诗情画意。


按照传统观念,中国画分为山水、花鸟、人物。而具体到花鸟画,又有工笔、写意和小写意等更细的分类。当然,若以现代美术的新观念来看,中国画首先要分为传统类型和现代类型两大类,例如现代的实验水墨等,已经基本属于现代艺术的范畴,诸如此类,理当别论。若站在传统和传统延续的立场上来论,在中国画的众多分类中,大写意花鸟画是最难画好、最难出成绩、最难突破前人的。而孙晓斌却能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取得成绩,不可不说是难能可贵。


若论大写意花鸟画的要义,简括地说有两个方面:一是笔墨,二是大。字面上看,笔墨似乎是技巧问题,但在传统中国画的理念中,笔墨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法问题的范畴,而更多体现出作者的素养和作品的格调。写意画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这一切审美准则都与笔墨紧密相关。没有笔墨的草草几笔和没有笔墨的“似与不似之间”,都是很难想象的。换言之,有了笔墨,草草几笔就耐人寻味;有了笔墨,不似也因神似而更胜形似。孙晓斌的写意花鸟画能合传统之法而又出现代之新,能直抒自我胸臆又动观者之情;老辣纵横、酣畅淋漓,还多几分朴拙。若论大写意花鸟画的笔墨功夫,孙晓斌应是当今画家中的一个佼佼者。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评论用户 评论内容
评 论